汞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
微量的汞在人体内可以经尿液、大便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,不致引起危害,但量过大,则会损害人体健康。
氯化汞(HgCL2)的致死剂量为0.3g。
有机汞如Hg(CH3)2等不仅毒性高,能伤害大脑,而且比较稳定,在人体内停留的半寿命长达70天之久,所以即使剂量很少也可累积致毒。大多数汞化合物在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就可转化成Hg(CH3)2。有机汞摄入体内后98%被吸收,不易排出,可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而逐渐累积(主要是脑组织和肝脏)。
汞可以进入人体毛发,普通人发中汞含量平均在2.5ug/g左右。据估计,如成人头发中汞含量达50ug/g或红细胞为0.4ug/g时,即可发生中毒并出现神经和精神症状。因此毛发中汞含量也可作为判断环境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。
慢性汞中毒初期缺乏明显症状,主要为中枢神经机能障碍,表现为神经衰弱症。急性中毒主要发生于短期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气(接触浓度大约在1-3mg/m3)之后 ,数小时即可发病。
为了防止汞中毒事件发生,我国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所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水质标准,都规定汞含量不得超过0.001mg/L。
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提出的警告主要是针对孕妇的,但这也提醒了母亲和幼儿不要过多食用含汞过多的鱼类。每周平均吃鱼量不超过340g就不用担心汞的摄入量超标,且尽量不要食用鱼头和鱼皮。
有关调查表明,当尿汞值超过0.05mg/L时即可引起汞中毒。汞中毒分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。
1、所涉汞的类型;
2、剂量;
3、接触者的年龄或发育阶段(胎儿最敏感);
4、接触时间;
5、接触途径(吸入、食入或皮肤接触)。
一般说来,有两个群体对汞更为敏感。胎儿最易受到汞对发育的影响。在子宫中接触甲基汞是由于母亲食用鱼和贝类。它可对婴儿正在发育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。甲基汞对健康的主要影响是损害神经发育。因此,在胎儿期接触甲基汞的儿童的认知思维、记忆、注意力、语言,以及良好的运动和视觉空间技能都可能受到影响。
第二个群体是经常(长期)接触高浓度汞者(例如靠渔业自给自足者或职业性接触者)。在特定的靠渔业自给自足人口中,每千人中有1.5至17名儿童显示了因食用含汞鱼类造成的认知损伤(轻度精神发育迟滞)。这些包括巴西、加拿大、中国、哥伦比亚和格陵兰的人口。
急性汞中毒:主要由口服升汞等汞化合物引起。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后,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即引起急性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,口腔和咽喉灼痛,并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,继有腹泻。呕吐物和粪便常有血性粘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等。患者常可伴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。在3~4天后(严重的可在24小时内)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。同时可有肝脏损害。
慢性汞中毒:长期接触低浓度汞及汞化物引起的职业性中毒为慢性汞中毒。少数患者可由于汞制剂引起,它可以分为轻度中毒、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。
皮肤接触:脱去受汞污染的衣着,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过汞的皮肤。另外将受污染的衣服收好并尽快处理,避免再次污染。
眼睛接触:立即翻开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注意保暖,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。尽快就医。
食入:误服者立即漱口,给饮牛奶或蛋清。就医。
慢性中毒者应脱离进一步接触。
急救完毕后都应进一步就医,以确定是否有其他损害。
家庭汞泄露时的处理办法是:如果还有液体的话,应该将硫粉撒在上面,让其反应;如果已经挥发,注意室内通风,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汞,汞会使皮肤过敏。
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汞,冶炼或灌注汞时应设有排气罩或密闭装置以免汞蒸气逸出。
及时清除和回收流散残留在桌面、地面、墙壁上的汞。金属汞长期粘附在物体表面,在常温下持续蒸发。因此汞作业车间的墙壁、地面和操作台的表面应光滑无裂隙,便于清扫除毒。车间温度不宜超过15~16℃。车间空气中汞最高容许浓度订为0.001mg/m³。定期测定车间空气中汞浓度。
汞作业工人应每年体格检查一次,及时发现汞吸收和早期汞中毒患者,以便及早治疗,含汞废气、废水、 废渣要处理后排放。
在开采黄金时停止使用汞,停止汞的开采,并逐步淘汰非必要的含汞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