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IO有约 | 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 “互联网+”医疗 打造医院便民惠民新体验
2020-03-23 16:58 来源:中国信息化周报CCID
原标题:CIO有约 | 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 “互联网+”医疗 打造医院便民惠民新体验
在普通人的认识当中,医院似乎永远是那么繁忙、拥挤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当又不得不走近医院,亲身体验挂号、分珍、等待、问诊、缴费、取药……这一整套流程的时候,想必每一个人都会被医院内部复杂的就医流程或者处室分布所深深“折服”。俗话说:“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”
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 ,这些问题开始变得“不足为惧”。从整体来看,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实践,不仅会简化流程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,还可以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的协同发展,创新医疗服务模式,继而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,更好地为患者服务。
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看来,从医疗信息化建设来讲,如今电子病历、互联互通以及便民惠民是国家及医院方面建设的重要方向。在电子病历建设方面,电子病历的建立,在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它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,为医务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,极大地提升临床工作效率,方便质控部门的监督管理,有效地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。在互联互通方面,随着信息化的发展,医院精细化管理越来越重要。医院信息化的互联互通所提供的数据基础,为医院实现数字化、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石。在便民惠民方面,如今,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到传统医疗领域,在线咨询、远程会诊、网上预约挂号、手机查询及缴费等新兴互联网医疗形式及便民工具不断涌现,改善了患者的看病就医体验。
智慧建设加速实现数字医疗
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(以下简称“宣武医院”)是一所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与研究为重点,以治疗心脑血管疾患为特色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,宣武医院已经历时20余年,但随着医院规模和患者的急剧增加,现有硬件设施及IT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的医疗需求。
梁志刚表示,宣武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,目前以电子病历、数据互联互通以及便民惠民为主要方向。在宣武医院信息化建设的20年里,各个业务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提升不断叠加。在此过程中,宣武医院的思路是通过数据总线把业务系统形成松耦合。这一理念也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互联互通标准,即通过集成平台把各个业务系统串联起来,在此基础上做数据的分析、整合和利用,用于医疗、管理或是学科建设。
在构建整体集成平台的基础上,宣武医院需要完成的是数据的集成以及流程的标准化,最后服务于医院的整体管理。梁志刚表示,数据集成是搭建后台数据的基础,数据集成的服务对象首先应该是医务人员,比如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来构建信息的互联互通,让医生可以实时地看到患者的临床数据、病历数据和检查数据。另外,数据的另一个重要服务对象是管理者,利用核心业务指标的数字化呈现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。
展开全文
不仅如此,宣武医院还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,不断推进医院数字医疗的进程。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,通过手术室管理、医生工服管理以及消毒供应管理的信息化,帮助业务流程更加优化、准确。举例来说,以往医生去手术室,更换手术衣的过程不能实现全流程追踪,而在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手术服全流程管理后,能够帮助医生最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手术衣,对医生高效完成手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。
宣武医院的物联网建设,不仅体现在为医生工作流程提供服务,对患者也同样具有服务价值。宣武医院以神经学科为主,其中老年痴呆这个病种容易导致患者走失,通过物联网设备为患者佩戴手环或脚环,一旦出离监控区域会自动报警,保障患者安全。
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,宣武医院做了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,希望通过患者病史的分析驱动诊断与鉴别诊断,通过病例的积累建立疾病知识库,辅助医生就诊,同时解决一些初级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比如,宣武医院开发的针对脑卒中患者致病原因的评估工具,对缺乏经验的医生进行指导,使其更加准确地进行诊疗。